哈佛极简中国史
本文的优势:
- 能够提供一个”全球视角“,跳出原框架重新看待中国历史
- 历史亲近感
关于早期中国的三个结论:
- 关于早期人类的,咱们中国人可能是非洲智人的后代,而不是周口店北京猿人的后代。
- 关于早期农业的,那就是中国最早的粮食是粟,装粟的陶器是中国原始文明的标志。
- 关于早期朝代的,那就是夏朝很可能不只是个传说,而是真实存在的朝代。
商周
商朝特点:
- 阶级分化:出现了贵族和平民的区别,生活天壤地别,还有奴隶祭祀活动
- 文字出现:甲骨文
- 青铜器技术成熟:商朝和周朝加在一起,被叫做“青铜时代”
西周的特点:
其实西周并不是在商朝之后才存在的。在商王朝统治中原的时候,周就已经作为一个边缘的部落存在了。商纣王残暴,各路诸侯对他不满,加上接连打了几场大仗还没缓过来,周武王就抓住机会,一举打败商纣王。
分封制
分封制就像是月亮和星星。周王把全国的土地,分成了不同的诸侯国。然后自己住在最中心的地方,就像众星拱月一样。
通过分封制,让诸侯们帮他管容易出乱子的地方。
西周的灭亡完全是真实版的”狼来了“,周幽王为了让他妃子褒姒笑一笑,点燃了召唤周围诸侯的烽火。最后等北方的犬戎部落真地打过来的时候,周幽王再次燃起了烽火,但已经召唤不来诸侯了。
跷跷板理论
- 分封制:各个诸侯国其实是相对独立,周天子的权力并不大
- 中央集权制:皇帝说了算,是绝对的老大,权力都在皇帝手上
中国的历史就像是一个跷跷板,一头是分封制,另一头是中央集权制。一头上去了,另一头就会往下走。也就是说,当地方的权力大了,皇帝的权力就小了。
春秋战国
春秋的两个特点:
- 大国包小国。虽然周王室仍存在,但已被架空。中间是一些周天子的亲戚,都是些贵族小国,外面是一些不太听话的大国,如西边的秦国、南边的楚国、东边的齐国等等。
- 喜欢结盟。因为小国怕被大国吃掉,所以小国经常联合起来找一个盟主来给他们撑腰
战国的变化:
春秋到战国一路上,各种结盟不断瓦解,小国不断被吞并,最终华夏大地只剩七八个大国。
- 人变多了,耕地也变多了。
- 商业兴盛
- 专业军队出现了
- 平民有了翻身机会(百家争鸣)
君子和绅士的区别:
- 原来君子说的是国君的二字,指的是贵族。后指那些品德高尚、遵守礼仪的。
- 绅士原来也是专门形容贵族的,后来所有行为得体、彬彬有礼的人都能叫绅士
- 但‘君子’可能比‘绅士’的含义还要更深。君子指的不仅仅是行为上有礼貌,那只是外在层面,真正的君子,要遵守道德,是要深入到内心的。”
秦朝
秦朝的很多第一:
第一个使用“皇帝加官僚组合”的朝代。
秦朝实行的是“郡县制”,每个郡、每个县的管理者,都是官僚,你看,以前是皇帝加贵族,现在是皇帝加官僚。
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朝代
第一个使用“法律”来管理国家的朝代
第一个修长城的朝代
第一个全国性地修路、挖运河、建皇帝陵墓的朝代。
第一个因为放大招放地太猛、刑法太严,而被民众推翻的朝代
西汉
有关中国历史的两个定律:
一个是关于王朝兴衰的,也就是“能干爷爷、野心爸爸、废柴儿子”定律。
- 汉高祖刘邦开始给人民“减负”,史称“轻徭薄赋”,把李斯拼命改掉的“分封制”又请了回来,把东边的江山,分封给了追随他白手起家的兄弟。这些人,都属于“异姓诸侯王”。在西部汉朝仍然实行郡县制。
- 西汉鼎盛时期的汉武帝,就是个标准的“野心爸爸”。政治上,汉武帝在位的时候,所有异姓诸侯都不存在了。经济上,铁、盐、酒这些生意都让国家管。军事上,解决匈奴问题,软硬皆施
- 西汉最后的几位皇帝,就都是“废柴儿子”了。地方势力慢慢开始不听中央管了,开始偷税漏税,加上又有暴动又有篡权
第二个是关于权力斗争的,也就是有五种角色参与的“权力的游戏”定律。
权力的争夺都逃不开五个角色,他们分别是皇帝、朝廷重臣、宦官、太后和军事将领。
但是你也要注意,没有万能的历史定律。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点。
东汉到南北朝
西汉末尾,有一个叫王莽的人夺了权,结束了西汉
⬇️⬇️⬇️
后来又有西汉皇室的刘秀站了出来,开创了东汉,把首都定在了洛阳。
⬇️⬇️⬇️
东汉末年,天下三分,这就是你熟悉的三国时代。
⬇️⬇️⬇️
后来是晋朝结束了分裂,统一了全国。
⬇️⬇️⬇️
但统一没多久,中国又分成了南朝和北朝,南边的长江流域和北边的黄河流域,这两片地方开始形成不同的文化。
⬇️⬇️⬇️
故事的最后,是隋朝终于再次统一了中国。
东汉时期盛行有田的贵族,晋代盛行拿笔的贵族,南北朝时期盛行骑马的贵族。你也知道了,贵族之所以能够兴起,和皇权变小有关。
唐朝
- 唐朝的土地政策,从“均田制”变成了后来的“两税法”。
- 唐朝藩镇的权力很大,将军很容易叛乱。
- 唐朝做官,可以是贵族推荐,也可以是通过科举考试。但贵族推荐还是主流。
宋朝
第一,“宋朝有钱”。说的是宋朝经济发达、城市发达、朝廷收入也更多了。
第二,“宋朝有钱”也包括了宋朝农村发生的变化。当时农民开始种经济作物,也开始用货币来缴税了。
第三,“宋朝有权”,说的就是宋朝皇帝的权力变大了,官员也从贵族为主,变成了以科举出身的平民为主。
元朝
“跷跷板2.0”定律
说的是一对新关系。这对关系,是中原定居民族和边缘游牧民族的关系。它们又是一组你高我低、你强我弱的关系。而元朝,是一个游牧民族占上风的朝代。
明清
- 明清时期的中国,并不是没有发展,只不过因为发展的没有西方快,这才让人们觉得,中国停下了脚步。
- 中国向前发展的第一个例子,那就是玉米的故事,明清时期,中国的人口大大增加,人口迁徙也非常频繁。
- 中国发展的第二个例子,也就是白银的故事,从这个故事里,你知道了在明清时期,中国商业是很发达的。
- 明清时期的皇帝的权力很大。比方说明朝皇帝取消了丞相,清朝皇帝设立了军机处,皇帝把权力更多的集中在了自己手里。
- 明清时期,政治体系已经相当完善了。体系的顶端,有皇帝或者皇帝身边亲信管事情;体系的中间有一大批忠诚又能干的官员;体系的底层,有士绅帮忙管理农村。
终极的三问
中国帝制时代
“三皇五帝始,尧舜禹相传,夏商与西周,东周分两段,春秋和战国,一统秦两汉;三分魏蜀吴,二晋前后沿;南北朝并立,隋唐五代传;宋元明清后,皇朝至此完。”
一、秦汉帝国VS罗马帝国
罗马帝国更多元,威胁更小,地理更优越。而秦汉帝国面临威胁更大,挑战更多,但秦汉帝国经受住了挑战,建立了统一的制度。
二、中华帝国为什么能死而复生
在差不多六世纪的时候,罗马帝国和秦汉帝国都灭亡了,后来中华帝国在唐朝又重归统一,而且在宋朝和元朝变得越发强大了。而反观罗马帝国,它在灭亡之后却再也没有兴起,欧洲变成了四分五裂的小国家。
中华帝国能死而复生,有五点理由,总结起来就是:有思想、有语言、有骑兵、有田地、有人口。
三、 中国在近代为什么没能领先世界
- 有可能是中国没有鼓励科学发明和创造。
- 可能是中国没有把资本投到发明机器上来。
- 中国成熟的官僚体系,也可能是让中国落后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