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钱不能买什么

通过本书可以培养起一种”界限感“,明白金钱所代表的市场经济到底有没有一个界限。

一、可以花钱插队吗?(公平)

人们普遍认为排队代表的是”先到先得”,是个相对公平的事,那如果有人插队,就会认为破坏了公平。那要是这些人花钱来插队的呢?

  • 可以

    1. 迪士尼乐园:一万六,从快速通道直接接入游戏项目
    2. 飞机:头等舱、商务舱先登机

    价格歧视:商家根据消费者不同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,把同一款商品卖出不同的价格。

  • 不可以

    美国在颁布某些法律之前会先开一场听证会,而听证会的座位本是平等的分给全体公民的。但有些企业家花钱找排队公司买到座位。

    公共资源:只要是供某个集体的成员共同享有的东西,都可以叫做公共资源。

    在分配公共资源时,会遵循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,那就是公平

    花钱插队破坏了公平原则,其实传递了一个信号,谁有钱就可以优先享受公共资源。

    那公共资源如何来分配?

    1.排队 2. 抽签 3. 按需分配
    如果是按需分配的话,把资源优先分给那些更想要的人,物尽其用,也是一种公平的分配方式。但一个人愿意多花钱买一样东西,就一定代表这个人更想要这样东西吗?并不是,比如黄牛倒卖门票。只能说明这人有更强的购买力而已。

二、奖励钱可以提高成绩吗?(激励)

例:考第一名奖500,每下降一名,奖金少20

两种声音:奖励钱是一种刺激,让自己更有动力;其实只要好好学,无论给不给钱,都会认真学习;

两种声音分别代表了两种激励机制:经济学里的市场机制和人内心的道德机制

  1. 市场之外的地方,市场能不能起到激励作用?

    答案是并不是始终有效,金钱不是学生提高成绩的唯一原因,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才是关键。

  2. 市场会不会阻止道德发挥激励作用?

    罚款这样的市场激励,非但不会降低人们去做事的动力,反倒给交罚款的人一种特权,让他们丢掉了基本的责任感。

  3. 碳排放可以交易吗?

    《京都议定书》有一条款,如果哪个国家没有达到自己的减排目标,那么这个国家可以花钱,让其它国家来帮它实现剩下的10亿吨任务。

    这样的话,排放二氧化碳变成了有钱国家的特权,道德感被金钱给稀释。

金钱不能成为人内心的全部动力。或许会给你带来一定激励,但绝不是全部。

三、该拿死亡来赚钱吗?(生死)

死亡赌局:通过打赌陌生人的死亡来挣钱

保险和死亡赌局:劳埃德咖啡馆,给船只买保险。

保险的本质:降低风险打击的方法。

保险的特点:1. 针对风险的不确定性;2. 保险费和保险金之间存在差额

现实社会的死亡赌局:很多老人付不起保险费或不愿意自己出钱买保险,会自愿出卖自己的保险单。看似是正常的金融交易,实则是死亡赌局,在道德上是站不住脚的。

四、广告该放在哪?(边界)

商业广告的特点:

  1. 有价格

    越火的广告位价格越高。如企业花钱买冠名,江苏苏宁队,广州恒大淘宝队

  2. 倾向性

    某家公司的广告肯定是说自家产品的好

若你接受了额头打广告的提议,其实就代表了你接受两件事:

  1. 你额头的价格等于一台手机的价格
  2. 你的额头全力支持这家手机店

那可以拿身体打广告吗?

我们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批判这些人,他们拥有管理自己身体的权利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,也有自己的具体生活情况。用身体打广告是个人选择,如果有人愿意接受,我们就很难去反对。但有些地方就不再是个人选择,而是许多人的公共选择。

商业广告的边界

  1. 煤炭基金会赞助学校教材,由于商业广告的倾向性,教材只讲到煤炭的好处而没有其带来的弊端
  2. 警车带公司广告标语有损公正形象

五、你怎么看待钱?

经济形式:

  1. 市场经济
  2. 计划经济
  3. 以物换物

其中市场经济最有本事,因为它能让人们自由地拿钱换到任何东西。因为自由,资源也能得到最好的分配。

道德与金钱的关系:

核废料的问题,当金钱参与其中时,公共问题反倒有了商业性质,此时人们更倾向保护自己的利益。

钱和公共精神与某些道德品质之间,确实存在矛盾。当金钱和市场进入到某些原本该由道德或公共精神主导的领域时,可能会稀释人们原本的道德感,削弱原本的公共精神。